三國這段曆史是千百年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,從小說話本到戲曲舞台,再到現在電視講史節目,都喜歡講三國。随着互聯網時代的到來,三國也在網上是讨論的熱門話題。小說和戲曲舞台上的三國曆史,更多是追求熱鬧,顯然是要吸引更多的關注,多半是為了迎合大衆的口味,盡可能要符合大衆的審美趣味和價值取向。而現在很多電視網絡講三國曆史或者其他的曆史,多少還是繼承了古代說書人的一些傳統,很多還是受觀衆的影響,當然也影響觀衆,但是總的來說還是要迎合大衆的口味。更有很多書籍或者節目,講三國變成了傳授發展企業的秘籍,或者将三國的曆史跟個人成功聯系起來,成為了勵志和成功學及營銷學之類的書籍,當然從這方面解讀也是講的通的,不過曆史就是曆史,雖然曆史有時候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,但是曆史畢竟不能複制。
讀曆史類的書籍跟讀其他書籍一樣,就是屬于一種閱讀,閱讀不過是生活的一部分,順其自然,閱讀是通過潛移默化來産生影響的,抱着實用主義的心态讀曆史一定不會有什麼收獲。而站在功利主義的立場上,不管讀什麼書都沒有任何用處,而企圖從曆史中找緻富的秘訣,更是浪費時間。但是人的生活中除了物質的東西,閱讀也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,唯物論的世界将是人類的災難,沒有人文情懷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。我寫這個關于三國的長篇随筆沒有要打算研究三國曆史的意思,更不是講三國和普及曆史。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,很多通俗講史的大師,講的很精彩,妙趣橫生,我是無論如何也達不到人家的水平。本書定名曰《讀三國随想》,顧名思義,這是随筆,也就是說這并非是我寫論文做學問,而是讀了一些三國的曆史,有了一些心得,随想随寫,不斷的在電腦上碼字,不覺已經寫了十五萬多字,已經形成了這樣一個讀三國的長篇随筆,可以作為跟同好者交流的讀書筆記,也可以作為是一次寫作長篇的練習。
2016年9月25日于北京
《讀三國随想》
作者:自強不息
微信:CSK080818
QQ:2564221516
郵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