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曆史是個什麼玩意兒

首頁

曆史是個什麼玩意兒

作者:袁腾飞

分類:現代

狀態:已完結

更新:2025-08-31 10:22

最新:第五章 硝烟散去并不如烟(冷战结束) 第2节 俩巨人对峙

曆史是個什麼玩意兒 最新章節預覽:

  “二戰”後的國際關系格局,一個特點就是兩極格局。兩極格局又叫雅爾塔體系。在這個雅爾塔體系之下,形成了美蘇冷戰的局面。在冷戰之下,開始了美蘇争霸。   這個兩極格局,實際上是從1945年就開始了,然後冷戰是1947年。美蘇争霸的局面是從50年代中期開始,截止到1991年,華約解體,或者說蘇聯解體,這一切就全都結束了。雅爾塔體系的第一點,是戰後各國實力的變化。戰後西歐各國普遍衰落,唯美國馬首是瞻。   政治上西歐聽命于美國,或者叫美主歐從,軍事上美國壟斷核武器,經濟上布雷頓森林體系。布雷頓森林體系就是美元跟黃金挂鈎,雖然今天布雷頓森林體系在1973年就已經解體了,但是,作為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三大支柱——世界銀行、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和關稅貿易總協定,今天都在,就是今天的這個WTO。   所以,你要從這個意義上講,戰後的世界經濟體系其實仍然有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影子。   在這種情況下,美國成了世界的頭号強國,唯一能跟他抗衡的是蘇聯,但蘇聯隻是在政治和軍事上能跟美國抗衡,經濟上不行。所以就注定了以後的抗衡也不會成功。   再來說雅爾塔體系本身,有三個特點。   第一,美蘇實力均衡。你看美國軍隊,1945年的時候,美軍1200萬,1947年140萬,人數一下子少下來,因為當兵的都複員了,不打仗了,國家沒有必要維持這麼一支龐大的軍隊。蘇聯軍隊就不能複員了,複員後沒事兒幹啊,國家沒有工廠,都炸沒了,你複員幹嗎去?所以,蘇聯常年維持着一支500多萬人的恐怖大軍。因此,蘇聯的軍事實力強,美國的經濟實力強,如果戰争一爆發,蘇聯肯定打歐洲。   這個歐洲,今天實際上是越發達的國家,越怕打仗,也越好打赢。歐洲人說,如果莫斯科決定禮拜天晚上動手的話,禮拜一早上就能占領慕尼黑,禮拜三就能占領巴黎,禮拜六就占領雅典和馬德裡,這樣的話,不等美國盟軍從大洋彼岸趕來,整個歐洲就淪陷了。因為蘇聯都是裝甲部隊,快速推進。歐洲的公路非常好,适用于裝甲部隊。換到你到阿富汗,比騎驢,你騎不過塔利班;你說我裝甲車要來,對不起,沒路;我直升機想空降,沒有能停的地方,全是大石頭;我摧毀你的戰争資源,你那壓根兒就沒有戰争資源;我炸毀你經濟中心,你也沒經濟中心,請随便炸。你說你一顆炸彈把首鋼給炸了,你就賺大了,首鋼多少錢?一顆炸彈多少錢?你炸塔利班一帳篷,十塊錢,你值嗎?你炸越南竹樓子,十美分都沒有,都是自個兒砍樹枝蓋起來的東西。所以,落後不可戰勝,先進必然挨打。   第二,兩分天下。美國和蘇聯按照自己的戰略意圖,從易北河到三八線,劃分了勢力範圍。   第三,大國強權。誰老大誰說了算,你比我小,你就是我的小二,我說你聽,我指東,你不能指西。

最新章節
正文
上一頁 下一頁
推薦內容